欢迎访问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院务公开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我院黄汀教授成果获教育部思政司思政课优秀成果重点推荐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6-05 15:21:46   点击:[]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公众号特开设专栏对“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优秀成果”进行展示。这些成果涵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多个方面,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教学实践的创新,充分展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智慧。希望通过此次展示,能够扩大这些优秀成果的影响力,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著作简介】



中医药文化是指我国自古以来所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或物质性文化成果、中医药制度文化,以及在思想、意识等领域里创造形成的中医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修养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蕴含的深邃哲学智慧和高尚医学美德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将中医药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基因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之所以能够融入思政课教学,成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其背后深刻的逻辑力量就在于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教学主题之间存在着众多契合点。中医药学不是中医药理论、技术的简单堆积,在中医药知识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道”。中医药文化所体现的不仅有阴阳相济的生命观、正邪相争的疾病观、辨证施治的诊疗观等医学理念,还有高屋建瓴的宇宙观、和谐合礼的自然观、礼节制宜的社会观,以及大量的医德教育素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等,这些内容来源于医学,而又高于医学,富有人文、自然、生命、政治、社会的智慧,与思政课教学主题契合融通。从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教学主题的相辅相成性、理论与现实逻辑的高度契合性等维度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索,是中医药文化能够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性工程。为此,我们必须综合考虑融入的各种影响因素,在坚持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构建协同运行机制、强化教材育人功能、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打造“双线”混合教学模式、深化拓展实践教学途径、提高思政课教师中医药文化素养等方面制定可行措施,既做到统筹兼顾,又有所侧重,从而实现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论文摘要】

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重维度

黄汀 张曾宇 唐彬荃

  中医药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新需要,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使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发展。从逻辑理路来看,中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有益补充,中医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医历史是"四史"教育的传统资源,中医榜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从主题跟进、内容升华、话语转换、技术革新、实践拓展等五个方面可以实现中医药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论文摘要】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

黄汀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铸魂育人的丰厚资源;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断增强思政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科学性。


【论文摘要】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江沙 黄汀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内涵丰富,“医者仁心,谓之修医德;人天和合,谓之修医道;唯精唯一,谓之修医术;心怀至诚,谓之修医品”,具有德育的教化功能和方法论的指导功能。将其恰当地融入思政教育之中,对中医药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从教学内容上全方位渗透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教学实践上注重引导式教学,从而开辟融合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