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由我校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办的 “家庭教育—改变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新方法”学术讲座在含浦校区国际教育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这次讲座的受邀主讲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方晓义教授。心理学教研室的全体老师、我校部分老师和心理系全体在校生参与了交流。
讲座开始前,由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叶利军教授致词并介绍隆重方晓义教授。方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预防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内布拉斯—林肯大学饮酒和毒品预防研究中心顾问,《心理发展与教育》常务副主编,国内发表外文文章最多的心理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家庭研究及治疗、青少年成瘾行为、婚姻与家庭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等。
讲座中,方晓义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个体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形式,以及在实际开展家庭咨询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了当前具体咨询中患者在咨询环境中表现良好,但回到生活情境中又再复发,原因是心理咨询治疗环境与现实生活环境隔离。方教授认为,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一定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系,要纠正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不止是给孩子做咨询,还要帮助其父母改变教养方式。
方晓义教授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几个故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什么是家庭治疗技术,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出现的原因、发展和根源,以及治疗方法原则。方教授认为,只要方式方法得当,绝大部分的心理行为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乃至治愈。同时,在家庭疗法治疗咨询过程中,用最生活化、最简单的技能最有效,无需去特别设计复杂的治疗技术。
整个讲座过程中,方晓义教授信手拈来,运用大量具体生动的案例,语言风趣而省人,朴素而睿智,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讲座时不时被大家的掌声打断。在最后,方教授勉励在场的心理系学生认真打牢专业基础,不断学习,为心理卫生事业贡献新鲜血液。

(图一)

(图二)

(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