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熊思成,男,1993年生,副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基础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近五年,围绕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问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发表论文25篇,获得了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二、讲授课程
心理统计学;人事测评;教育学概论
三、研究方向
青少年网络心理及行为问题;机器学习算法;应用统计建模
四、标志性成果
(一)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模态机器学习的中小学生手机依赖动态风险预警及干预策略研究”(72504086),2025-2027,主持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累积生态风险视角下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异质性发展轨迹及精准协同治理研究”(EBA210397),2021-2023,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情境风险对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动态影响及“家校社”分级治理研究”(24YJC880151),2024-2027,主持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小学生短视频沉迷的测评体系、发展机制及协同干预策略研究”(2025JJ50413),2025-2027,主持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家庭生态风险视角下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发展轨迹及干预研究”(2021JJ40395),2021-2023,主持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累积逆境下中小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演化机制”(XJK25QXL001),2025-2027,主持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累积生态风险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协同治理研究”(XSP21YBC470),2021-2022,主持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累积情境风险对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依赖的影响及防治体系研究”(23B0363),2023-2026,主持
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202401000763),2024-2027,主持
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基金“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小学生手机依赖动态风险预测及精准协同干预研究”(Z2023YYJJ12),2023-2025,主持
(二)发表论文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between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 and smartphone dependence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A parallel mediation model,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24,151:108044(SSCI,中科院1区TOP,IF=10.6),第一作者。
Social Media Use Intensity and Social Media Use Problems in Relation to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College: An Intensi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25(SSCI,中科院1区TOP,IF=5.5),第一作者。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 among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multiple interpersonal factors.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2024,14(2):889-902(SSCI,中科院1区,IF=6.8),第一作者。
Changes in empathy of nurses from 2009 to 2018: 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Nursing ethics,2021,28(5):776-790(SSCI,中科院1区,IF=4.2),共同第一。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 in Chinese Employees: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23,17:124556(SSCI,中科院2区,IF=4.6),通讯作者。
Patterns of smartphone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multiple ecological factors: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3,155:107223(SSCI,中科院2区,IF=3.3),第一作者。
Short-term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 and smartphone addict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 Gratitude and impulsivity as moderator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24,93:101677(SSCI,中科院2区,IF=2.8),通讯作者。
Patterns of restrained eating in Chinese adolescents' interpersonal contexts: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Current Psychology,2023,42(17):14212-14222(SSCI,中科院3区,IF=2.8),第一作者。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Eysenck’s personality trai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12:794112(SSCI,中科院3区,IF=3.8),第一作者。
手机成瘾流行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元分析,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19(6):802-808(CSSCI核心库),第一作者。
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的分析.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21(5): 621-628(CSSCI核心库),通讯作者。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急性应激与护士工作退缩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2): 277-281(CSCD/CSSCI核心库),第一作者。
护士工作退缩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23,40(1):106-109(CSCD核心库),第一作者。
青少年手机依赖:评估、风险因素及防控,社会科学报,2023,6期(社科类权威性报刊),第一作者。
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纵向联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及性别差异,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5): 689-694(北大核心),通讯作者。
(三)获得奖励
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青少年手机依赖的评估、机制及协同治理对策研究”,湖南省人民政府,2022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机制及干预模式研究”,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